fbpx

25 11 月

睡眠問題怎麼辦~延誤治療的三大迷思(二)

0  comments

藥物安全金三角:醫師診斷處方、藥師用藥指導、定期回診討論

人們對藥物是又愛又怕。我們要重視用藥安全,但當藥物被貼標籤甚至污名化,使人延誤治療甚至造成不可逆健康傷害時,就急需提供正確藥物使用與求醫知能,才能真正維護用藥安全,避免矯枉過正。門診常遇到不敢就醫用喝酒讓自己睡最後變肝病,或忍著失眠開車上班結果出車禍,我看了心裡真是難受。

在睡眠疾病的治療過程中『合理使用藥物』是安全的,可以跟醫師商量,不用害怕。

安全用藥不會傷肝、不會傷腎、安全用藥更不會引起失智症
藥物依賴的真相不是藥物本身,而是病沒好,睡眠問題處理不當、藥物使用不當

安眠藥是很籠統的說法,現代醫學主要用來改善睡眠的藥物有六大類。

  1. 選擇性GABA受體拮抗劑:Zolpidem、Zolpiclone
  2. 食慾激素受體拮抗劑 : lumbrorexant
  3. 傳統鎮定劑與抗焦慮劑 : 各種長短效苯二氮平製劑
  4. 抗憂鬱劑 : 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、三環抗憂鬱劑 
  5. 精神神經安定劑 : Quetiapine 、Gabapentine
  6. 褪黑激素受體致效劑 : Ramelton、Agomelatine 

傳統鎮定劑與抗焦慮劑是很常用的用藥,也是安眠藥被貼標籤跟被誤解的主要來源。優點是效果快速、缺點是以淺眠為主,需避免突然減藥停藥,這是安眠藥會被認為有依賴性的原因,但經過醫師細心調整,這不難解決。前兩類藥物沒有傳統鎮定安眠藥的缺點,有增加深眠的作用,代謝快。後三類藥物優點是增加慢波深眠作用,優點是可以治療身心症或精神疾病引起的失眠,其中抗憂鬱劑還可以促進海馬迴神經元新生,改善情緒與認知功能。

以上這些藥物若經過醫師評估診斷,按治療計畫使用,並由藥師用藥指導,就是醫療使用安全用藥。但國內鎮定安眠藥非醫療使用非常普遍,最大來源是自行到藥局購買,或拿自己的處方藥物餽贈親友作為解決失眠問題跟紓壓使用。如果沒有正確診斷睡眠問題,光是自行吃藥控制睡眠,也沒有治療計畫,就像只靠吃止痛藥解決牙痛,卻不願看牙醫解決牙病。產生睡眠問題的病因沒有解決導致健康受損,藥物因此背了不少黑鍋。

 


安眠藥用在睡眠治療是先求穩定病情,接下來非藥物治療才有發揮空間。

  • 慢性失眠治療,需要先經過醫師診斷再根據處方找藥局藥師領藥。
  • 慢性失眠需就醫治療,不宜自行買藥或跟親友拿藥,反而延誤病情。
  • 不突然中斷治療,定期回診與醫師討論藥物副作用、療效、治療計畫。

Tags


You may also like

慢性失眠的自我療癒 (一)

慢性失眠的自我療癒 (一)
{"email":"Email address invalid","url":"Website address invalid","required":"Required field missing"}

免費下載急慢性失眠自助指引 !

>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